014年以来,水东镇高新村采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逐步形成了以茶薪菇种植为主的“一村一品”产业,贫困户通过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产业扶贫,一举拔掉了穷根。
连日来,高新村湖南美村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织员工抓紧加工茶薪菇。2016年11月底在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该公司与长沙市高桥市场签订了370万元的茶薪菇订单,并于今年4月完成了第一批供货,眼下正在加工的是第二批供货,客户即将前来收购。
高新村由原高坡村、新铺村合并而来,属省级贫困村,既没有地理位置优势,也没有资源优势。为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2013年,原高坡村支部书记唐晓林带领村干部通过多方考察,了解到食用菌销路广阔,适合大规模发展,可成为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14年,村干部自筹资金创办了洞口县三宝菇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兴建了标准化菇房,大批量培植茶薪菇,并与长沙、邵阳等地客商签订了供销合同,当年实现盈利10万余元。
为做大食用菌种植产业,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原高坡村村支两委动员67户贫困户用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2015年,67户贫困群众因此平均每户分红2500元。2016年,合作社又与34户贫困户签订了金融扶贫委托帮扶协议,34户贫困户用168万元金融产业扶贫贷款入股合作社,当年生产茶薪菇120万袋,实现产值507万元、净利润8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金融产业资金委托帮扶固定分红13.44万元。2017年,原高坡村、新铺村合并为高新村后,村支两委又追加投入50万元,并引入湖南美村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新建11栋工厂化生产菇房,种菇规模达400万袋,形成了种植、烘干、包装、销售一条龙产业链,茶薪菇远销广东、浙江、福建等地。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股份合作分红、委托帮扶固定收益和务工成了高新村贫困农户增收的主渠道。为了让全体贫困农户都能实现稳定脱贫,高新村村支两委对特殊困难户实施重点帮扶。
2013年,41岁的村民杨小剑因患血管炎导致左腿残疾,妻子也不幸患上子宫癌,一家人的生活举步维艰。高新村菇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给他安排了在锅炉房烧火、场内运输等相对轻松的岗位。每月领取的固定工资加上金融委托帮扶资金入股分红,杨小剑一家顺利实现了脱贫。
如今,高新村2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委托帮扶、股份合作形式,全部参与了茶薪菇种植。预计今年每户可平均增收9877元,一举拔掉了穷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