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Baidu
map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 公开解读回应 > 重点领域 > 社会公益 > 精准扶贫(脱贫) > 扶贫脱贫信息
分享到:

洞口县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来源: 作者: 日期:2019-02-15 11:24
【 字号:
打印



2018年,我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紧紧围绕"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核心任务,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和政策落实,动员全县干部群众、"12+3"行业部门与社会各界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断开创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一、脱贫攻坚及贫困退出基本情况

我县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2017年底农业人口为79.07万(统计预报数),全县现有贫困村11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200户103981人,贫困发生率13.15%。2018年全县出列55个贫困村,脱贫20620人。截止目前,我县已脱贫81626人,未脱贫2226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2.83%;已出列贫困村99个,未出列贫困村18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2个)。

二、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力量保障

一是巩固调整领导机构。重新调整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及脱贫攻坚指挥部成员,县委书记、县长为两个机构的双牵头领导,专职副书记任组长与指挥长,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与副指挥长,更加巩固了县委统领和四大家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密集部署调度。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每月不少于一次;召开千人以上脱贫攻坚大型会议10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议事会议、"12+3"部门调度会议、四大家领导扶贫现场办公会议成为常态。三是充实基层扶贫力量。每个乡镇都配备了3-5名扶贫专干,都有一支10-30人的脱贫攻坚专业工作队;村村都有一名年富力强的扶贫专干;村村都选聘了一名优秀的同志担任扶贫信息员;村村都实行"三位一体"抓扶贫,即驻村责任单位一把手任荣誉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任第一支部书记,连同贫困村党支部书记三位书记共同抓脱贫攻坚。四是选优配强帮扶干部。对所有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干部进行了一轮大调整,将各单位能力强、责任心强的班子成员派驻贫困村、非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中层骨干派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全县共选派117名第一书记220名工作队长,1178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8118名干部结对帮扶所有贫困户,真正实现了"全覆盖"。

(二)狠抓基础工作,强化攻坚底子

认真抓好培训。"脱贫攻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全县上至全体县级领导,下至每个村组干部,都实现了培训考试过关全覆盖。全年共组织千人以上的大规模脱贫攻坚政策业务培训5次,其他各类业务培训90余场次。严把基础资料关。县委书记艾方毅、县长周乐彬每周都抽出时间,亲自带领扶贫办主任和业务骨干逐村审查基础档案资料。各乡镇分别开展了基础资料"大观摩、大排查、大评比、大比武"活动,逐村检查验收,奖优罚劣。对验收不合格的村派出专业工作队伍进行督导,确保整改完善到位。10月份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18年度贫困退出基础性工作的通知》,结合县级抽查复核工作再次对各乡、村的基础资料进行量化考核评比。

(三)狠抓政策落实,强化帮扶成效

一手抓政策宣传。将一系列到户到人政策,整理成《洞口县脱贫攻坚主要政策一本通》,所有帮扶干部都人手一册;开通了"洞口脱贫攻坚在线"公众平台;在电视台、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设了脱贫攻坚政策专栏;每个村都开设了扶贫政策宣传栏和公示栏;将扶贫政策制作成宣传海报或宣传册分发到乡村每个角落;在10月17日"扶贫日"开设了扶贫政策宣传展台,当场咨询答复政策,发放各类政策宣传单1万余份。一手抓政策落实。每项政策对应安排一名县委常委和一名副县长具体抓落实,实行月调度季汇报。按照"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管理使用模式,共整合资金42351万元,安排扶贫项目494个;另投入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238.5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任务全部完成,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3212人,其中集中安置8905人,分散安置4307人(人均面积25平米,分散安置补助800元/平米)。2016年完成搬迁1256人,2017年完成搬迁6348人,2018年完成搬迁5608人。(集中安置示范点县经开区安置点508户1946人;月溪镇鸿程村安置点353户1406人)农村危房改造。共实施危房改造16832户,其中2016年完成13506户,2017年完成2626户,2018年完成1982户,退出村危房户应改尽改。(D级危房改造1人户35平米补助2.5万,2人户45平米补助3万,3人户60平米补助3.5万,3人以上户平均每人不超过18平米补助不超过4万,每户可增加20-30平米生产生活性用房;C级危房维修加固按成本核算,补助1-2万元,最高不超过2万。)生态补偿扶贫。扶持306户,每户1人担任林区生态护林员务工脱贫(生态护林员待遇为1万元/人/年)。严格落实生态林补助标准,及时发放各种生态补助。交通扶贫。投资2.78亿元,为117个贫困村修建了687公里的水泥路;投资6885.6万元为自然村新修水泥路197公里;投资3070万元,新建及改造桥梁30座;投入1218万元为101公里农村公路完善了路标、路牌、防护栏配套设施。教育扶贫。今年18296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共发放各类学生资助金6194.27万元,其中春季学期3155.27万元,秋季学期3039 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资助面达100%(幼儿园、小学500元/生/期,初中625/生/期、高中1500元/生/期);为13147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免除教辅材料费231.03万元;94851名学生发放营养餐5345.7万元(每生每天4元,其中2元牛奶、2元中餐补助);"雨露计划"实现应补尽补(1500元/生/期),春季学期为4695名学生发放补助资金704.25万元,秋季学期为2824名学生发放补助资金423.6万元。健康扶贫。组建206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582名团队成员,完成签约居民总数259678人,其中贫困人口103819人,签约服务覆盖率100%。全县县域内救治率为88.18%。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共为12101名贫困人口补偿5475.59万元,(住院报销比例平均水平为90.25%)。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今年投入4107万元对全县319个村级卫生室进行了全方位提质建设,共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200个。就业扶贫。引导兴雄鞋业、昌冠隆体育用品在乡镇建立扶贫车间、卫星工厂20个,现已建成扶贫车间6个、扶贫基地7个,为贫困人口、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1100个;举行春秋2次大型招聘会,10次小型招聘会,向县属企业成功推荐6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帮助163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今年完成新增贫困劳动力1728人,为24999名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按标准发放2018年交通费补助共9272600元(省外400元/人/年,省内市外200元/人/年,县外市内100元/人/年)。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截止2018年11月,全县农村低保对象共有9268户,1537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5705户,11414人,全额兜底对象1240户,2552人。1-11月农村低保共发放169587人次,发放资金3235.86万元。(从2018年1月1日人均救助水平不低于170元/月,全县按160元、170元、180元三个档次发放,社会保障兜底对象人均救助水平为285元/月)农安饮水。整合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资金9000万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0%,供水保证率90%。

(四)狠抓产业扶贫,强化发展动力

立足洞口土壤气候,顺应群众意愿,根据市场实际,依托我县雪峰蜜桔、古楼贡茶品牌优势,确定"山外柑桔、山内茶叶、内外油茶"的主导产业扶贫思路,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贫困户所占股份均在50%以上。今年投入1.4亿元,新成立合作社337个,新扩柑桔3.3万亩、油茶2.3万亩、茶叶0.5万亩,实现扶贫主导产业贫困人口人均一亩以上。同时,打造好一批产业扶贫示范乡镇,特别是高沙、茶铺2个乡镇建成了千亩桔园、茶园和罗汉果基地,高沙镇温塘村产业扶贫工作今年受到了多位省委常委的高度肯定,该村贫困户家家都有自己的脱贫产业。省财政厅帮扶的罗溪乡宝瑶村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把宝瑶村打造成了"全国最美休闲村寨"、"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和"湖南省少数民族最美特色村寨";水东镇高坡村发展双孢菇种植,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电商扶贫走在全省前列,多次在全省做典型经验发言,县内建有320个电商扶贫网点,71个村级服务站。"雪峰蜜桔"及时搭上了电商销售快车道,已实现销售收入37亿多元,每年为柑桔产业链参与者人均增收2000余元。10月22日,2018中国·洞口雪峰蜜桔旅游文化节暨首届洞口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拉开帷幕,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扶贫基金理事会的专家学者,湖南省商务厅、邵阳市商务局的电商专家,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以及天猫、京东、苏宁易购、贝店、兴盛优选等电商代表齐聚一堂,当天就达成采购意向50余万件。旅游扶贫打造了罗溪瑶族乡宝瑶村、文昌街道平清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金融扶贫今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077笔4892.77万元。历年累计投放5198笔24158.79万元,到10月底累计贴息1618.7万元,到期贷款逾期率每月为0(每户信贷额度1-5万,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最高不超过3年)。光伏扶贫建成55个村级光伏电站。

(五)狠抓问题整改,强化工作落实

一是求真务实整改扶贫领域系列问题。3月份,开展了"脱贫攻坚突出问题自查自纠、严防严治"行动,共查摆整改问题200余个。4月至5月,开展了"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十查十看活动",共查找出8个方面15大类38个问题,于6月底全面完成整改。4月初,省委乌兰副书记暗访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共指出16个具体问题,于7月初全部整改完成,县纪委对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5月,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方案》部署,突出做好《2017年中央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清单》及《2017年省对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发现邵阳市存在问题清单》系列问题的整改,县委常委会、县委常委扩大会、县扶贫领导小组会议先后3次进行专题研究,明确具体整改责任,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共完成中央交办的3个具体问题的整改,并根据中央交办清单自查整改问题24个,根据《2017年省对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发现邵阳市存在问题分类统计表》省考核反馈的问题自查整改问题35个。8月,按照省、市部署的中央和省巡视交办问题整改要求,我县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共落实了中央巡视第八组反馈的14个问题、国务院脱贫攻坚督查组反馈的13个问题,省委第三巡视组反馈的4个问题的自查整改,整改成效比较突出。二是加强信访问题整改。出台了《关于落实扶贫领域督(交)办件办理责任强化责任追究的意见》,对省市督交办的信访问题,均采取由县扶贫领域小组进行督交办的形式,按属地负责原则,明确乡镇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对信访督交办问题的办理程序、化解标准、办理时限、责任追究进行了具体明确。实行县级领导包案制度。对个别重复访、越级访和矛盾比较突出的信访案例,由县级领导包案化解。开通县委书记、县长脱贫攻坚热线电话。为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及时准确化解信访苗头。健全扶贫信访问题处理回访复核制度,县督查室、县信访局、县扶贫办共同组建扶贫信访事项回访复核工作组,专门负责对各类信访问题办理情况进行复查复核。全年共收到国家、省、市扶贫领域信访问题59件,同比下降52%,办结率100%。

(六)狠抓作风建设,强化纪律保障

一是纪律要求更加严实。在去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严明脱贫攻坚工作纪律的通知》和《洞口县脱贫攻坚考核奖惩办法》的基础上,今年5月又出台了《洞口县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与《洞口县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管理办法(试行)》,对作风、纪律要求更加严格,贯彻执行也更加到位。二是问责追责措施更加严厉。全县查处扶贫领域经济案件24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51人,其中移交司法机关6人,给予开除党籍处分8人,因工作纪律受到处分的国家工作人员6人,追缴违法违纪款75万余元,退回群众资金2.002万元运用省常态化联点督查成果,对工作不力的16个单位、66名干部分别进行了"预否决"、约谈或诫勉谈话。三是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活动。以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契机,严格按照省委"六查六看六解决"部署安排,不折不扣落实市委《2018年全市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结合我县实际,统筹调配巡查、督查、审计、扶贫等力量,运用纪检巡查、督查检查、考核评估、自查自纠、述职评议等方式,利用GPS定位管理手段,做到"严督查真考核",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疏而不漏,不留死角"的立体监管体系,以铁的纪律作风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扫一扫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网站导航: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